重温《大宅门》才明白:为何朱顺不顾生命危险也要救白景怡?

2025-03-24 23:29:24



关詹两家联合,被陷害的白颖园被判了斩监候,百草厅被查封,白府一时风雨飘摇。

而这三个人,在最危难的关头扭转了白家的局势。

一是二奶奶。老大白颖园被判了斩监候后,白萌堂的身体越发不行,白家老二白颖轩医术高超可性格软弱,白家老三白颖宇吃喝玩乐不务正业,在二奶奶劝白萌堂“忍”和“再一口咬死他们”的进退有度里,他欲下跪地将白家的掌家钥匙给二奶奶,而二奶奶,外要面对关家和詹王府的针锋相对,内要面对白颖宇的处处刁难与不满,夹缝中,以手段和智慧,最终盘回了百草厅,成就了一段巾帼不让须眉的传奇。

二是常公公。二奶奶为了在宫中找一个靠山,她将所有的宝都押在了新受宠的、寿药房的领班太监常公公身上,宁可白府上下天天吃白萝卜,甚至将白家修祖坟的银子都拿出来孝敬他,而常公公,也是拿钱真办事,不仅将宫廷供奉给了二奶奶,还配合二奶奶挤兑由董大兴、武贝勒等八大股东接管的百草厅,最终成了二奶奶盘回百草厅最大的助力。

还有一个就是朱顺。

朱顺只是刑部一个小小的戈什哈,因承了白颖园的救母之恩,在白颖园被判了斩监候后,他舍前程舍命地救下了白颖园,并辗转将白颖园最终安置在了西安,一命报一命,看似了结。

二奶奶和常公公联手保住了白家的家业,朱顺保住了白家最该活着的白家人,家业与家人,都铸就了起死回生的传奇。

后武贝勒撺掇,韩荣发上白府以顶替白颖园韩姓死刑犯的后代,并手捏白颖园没死的把柄威胁二奶奶。二奶奶苦寻朱顺无果,纵容了韩荣发在白府作恶,直到韩荣发调戏白玉婷导致白颖轩气绝而亡,白景琦回家奔丧,才将韩荣发赶出了白府。韩荣发为报复,联合关家,告发了白家,白颖园的长子白景怡被抓。

关键时刻,消失许久的朱顺突然出现,以自首的方式再次救下了白景怡。明明朱顺已经报了当年白颖园的救母之恩,为何时隔多年他又再次冒着生命危险救下白景怡?重温《大宅门》才懂这背后的真实隐情,朱顺,太令人敬佩。

种下一个因

人一定要有五样东西:扬在脸上的自信、长在心底的善良、融进血里的骨气、两侧外泄的霸气、刻进命里的坚强,这五样东西,其实都是一种选择,但善良,最是暖人心也暖己心。

白颖园看诊回府的途中,偶遇一老妇人倒地不起,白颖园叫赶马车的陈三停车,可陈三却劝白颖园“大爷,这事多了,你管不过来”,白颖园有些生气地下了马车,直接奔老妇人而去,当街给老妇人看诊,并和陈三将一起将老妇人扶上马车,不仅治好了老妇人,还免费送了药,甚至还额外送给了5两银子将老妇人送回家。

有着鲜明对比的是,明明陈三与老妇人同属于社会的底层,但他却老妇人有着事不关己的冷漠,而白颖园,出身医学世家,却毫无世家的高姿态,而是真正做到了医者仁心、众生平等。

白颖园,既有医者本心,亦有长在心底的善良,而这份善良,渡了老妇人,也渡了白颖园自己,一个小小的善举,为白颖园死里逃生种下了一个因,而他不自知。

你要相信,善良里藏着一个人的运气,你有多善良,就有多幸运。白颖园,因善结善缘,因善结善果,他的死里逃生,才是好人好运最好的诠释。

结了三个果

白颖园救下的老妇人,是朱顺的母亲,为了报答白颖园,他做了三件事。

jbo竞博APP官网

下跪

白颖园被判了斩监候,朱顺去白府拿人,白颖园与他打招呼,他一眼就认出了白颖园,而后,他和白萌堂进了上房,叫退了所有人,并关上了房门。

扑通一声,他跪在地上,眼含泪水地提及了当年白颖园的救母之恩:

朱顺:5年前,贵府大爷白颖园在大街上救过我妈一命。

白萌堂:这事情多了,我一点也记不起来了。

朱顺:您可以记不起来,你这一辈子救过多少人命啊。可是我不能忘,我一辈子都不能忘,我就一个妈,我妈那天在大街上背过去了,要不是大爷,我妈就死在大街上。

白萌堂:可这件事,老大从来没跟我提起过。

在这段对话里,可以明显地看到:5年时间,朱顺从未忘记过白颖园的救母之恩,而白颖园,救人一命,却从未放在心上,一个感恩在心,一个无足挂齿,一个知恩图报,一个施恩不图报,这其中,流淌的是世间的最温暖。

而朱顺的这一跪,是在白颖园被判了斩监候后,他无能为力的最大感恩,所以,他说“大爷对我是涌泉之恩,我只能滴水相报了”,并表示在大狱中尽量照顾好大爷,一跪一顾,是他当下能做到的最好报答。

救白颖园

朱顺上白府拿人时,他当面向白萌堂表示会想办法救出白颖园,白颖园被判了斩监候后,他乔装打扮在路上拉住胡总管告信“我不能去见白老爷了”、“大爷被判了斩监候了”,胡总管让想办法,朱顺说“山穷水尽了”。

在朱顺的这三句话里,我看到了朱顺因承诺却无能为力的惭愧感、也看到了他使尽全力却依旧找不到办法的无力感。

恰逢詹王府老福晋身体抱恙只认白颖园的医术,詹王府上下打点,终说动白府同意,白颖园从监狱中被接出来看诊,而朱顺也抓住了这个唯一能救出白颖园的机会,他找到二奶奶一个人,详细地说明了营救白颖园的计划:以狱中已死、已尸检未上报的韩姓死刑犯顶替白颖园,在白颖园去詹王爷看诊后趁机远走高飞。

以一个死了的人冒名顶替,救一个被判了死刑的人,对于朱顺和严爷来说,就是满门抄斩的大罪,可朱顺宁可抛弃前程、舍掉性命也要救下白颖园,报答白颖园的救母之恩,正如他对二奶奶说的“大爷救过我妈一命,这回我总算把这条命还给他了,其实我就图个心里踏实”

原来承了别人恩情不报,心里就会不踏实,对于朱顺来说,一命报一命,甚至多命报一命都值得,因为只有这样,他的心才踏实,于巨大的风险而言,他只求踏实,多么简单,又多么沉重,朱顺,令人敬佩。

救白景怡

由武贝勒撺掇,同为神机营的韩荣发以韩姓后代讹诈白府,因二奶奶苦于找不到朱顺求证,她只得纵容韩荣发在白府作恶:索要钱财挥霍、调戏香怜和白玉婷等,最终导致白颖轩倒地气绝而亡。

白景琦回家奔丧,得知真相和韩荣发一口一个“七弟”,白景琦毫不客气地将韩荣发摁进尿桶灌尿并赶走了韩荣发,韩荣发为报复,怂恿关家上折子老佛爷告发了白家,白景怡被抓。\

此时,消失许久的朱顺再次出现,他一个人上大理寺自首认罪,并说此案牵涉很多人,谁也脱不了干系:

詹王府的老福晋病了,非要请死囚白颖园看病,詹王爷在宫里给李总管使了2万两银子,偷偷地把死囚犯白颖园从死囚牢里放了出来,贪赃卖放该当何罪;詹府与白家有深仇大恨,他们在白颖园喝的水里下了砒霜,白大爷回到狱中七窍流血而死,私杀囚犯该当何罪;詹王爷怕大理寺、都察院、刑部追究,给每位大人送了一万两银子,贿赂公行该当何罪;我和严爷一个人得了一千两,偷偷地埋了白颖园,毁尸灭迹,这又该当何罪。

四种“该当何罪”,牵涉的是当事人,更牵涉了如詹王爷、李总管与各部的重量官员,其中的利害关系不言而喻,所以,听完朱顺不怕死的义正言辞,师爷赶紧赶走了朱顺,白景怡得救。

虚虚实实、真真假假,朱顺再一次以命相赌、以命相救,仁义之至。

朱顺做的这三件事,是白颖园施恩于他后结的三个善果,且一个比一个沉重,而他与白颖园之间,既是施恩者,也是受恩者,互承恩情,互施恩彼此,但相比于白颖园的救母之恩,朱顺的报答尤显沉重,而最终,白颖园辗转在西安终老,朱顺也被放走相安无事,或许,这才是好人最好、也最该有的结局。

朱顺为何要救白景怡?

白颖园一次恩情的因,结了朱顺报恩的三个果,其实,对于朱顺来说,白颖园被判了斩监候,他舍命偷梁换柱救下白颖园已经报了恩,但当白颖园案再次被提及而导致白景怡被抓,为何他再次挺身而出?

我想离不开这两个原因。

一是白家的善良。

在朱顺决定去大理寺自首时,他做了一件事。

天下白毛雪,朱顺穿着严实,挎着包裹倒在了南记白家老号店门前,正好被店里的白景双看到,他赶紧和伙计一起将朱顺扶进了屋。

倒热水、送一碗热腾腾的面,白景双还从柜子里拿了一吊钱,还顺便多拿了几个零散的铜板给了朱顺,并好心地对朱顺说“往后要路过这儿,您就进来歇个腿”,朱顺深受感动,临走时自言自语道“好人,都是好人那”,并刻意留下了包裹。

亦如当年他的母亲被白颖园救了一般,如今他亲身经历,才格外明白这份善意的温暖,也格外感恩白家的仁心。

重温《大宅门》才明白:为何朱顺不顾生命危险也要救白景怡?

我始终认为,朱顺是故意倒在白家药店前的,是他决然赴死前对白家的一个试探,时隔多年,白家依旧还是当初以善为本的白家,白家未变,他朱顺亦不可忘恩,在考验面前,白景双交了一份复制当年白颖园的最完美的答卷。

有没有这么一种感觉,白家“景”字辈的人几乎都有一份为医、为人的正义与善念,如白景怡、白景双、白景武、白景琦等,而白景双更是如此。

当年白府从西安回到北京城,自认为功劳最大的白颖宇未受到二奶奶的格外补偿,就将白景琦与黄春厮混、杀洋兵、交日本人朋友的消息告知二奶奶,导致二奶奶口吐鲜血,白景琦满屋子追着白颖宇打,作为白颖宇儿子的白景双和白景武丝毫不动,白景双甚至对白颖宇说“爸,您在这样胡闹,我们就不认您这个爸…..您再这样,可是自己个儿往绝路上走,我们哥俩可不陪着您丢人”,说完再不管白颖宇径自走了,足见白景双的知理明理和正义善良,而他能经受住朱顺的考验,是本性本善使然。

白家如此,值得朱顺再次以命相报。

二是朱顺的人品。

朱顺在《大宅门》里出场极少,但却隐藏了四个品性。

责任。白颖园被救是朱顺和严爷一手操办,严爷死后,朱顺成为了唯一的当事人和知情人,没有人比朱顺更为清楚其中的弯弯道道,只有他朱顺出面才能解白家之危。白颖园案旧案重提,当初由他操办,如今,他亦有始有终,他明白其中的关键,更明白自己的责任与担当。

善良。朱顺利用韩姓死囚犯顶替白颖园而救下白颖园,几十年的时间,他一直将韩姓死囚犯的母亲奉为亲娘,悉心照料,明明只是利用了一个死人的身份,他完全可以置之不理,但善良容不下狠心与欺瞒,没有义务却尽心尽力,是朱顺的善。

感恩。明明朱顺只是承了白颖园的救母之恩,可他却下跪、救下白颖园,甚至救下白景怡报恩,从白颖园救下他的母亲开始,朱顺剩下的几十年其实一直都在报恩,既是朱顺的孝心,更是朱顺的知恩感恩,拥有一颗感恩的心,才是朱顺扎在骨子里最难得、最令人感动的品质。

淡利。白颖园被救下之后,二奶奶去找过他并强行留下一包银两后,朱顺嘱托二奶奶不要再来便如人间蒸发地消失不见了,其实,但凡白府知道朱顺的消息,就不可能断了对朱顺的补偿,朱顺的消失,是为了隐姓埋名的白颖园,更是为了阻断白家对他的格外照顾,他丢掉官职过的苦日子、躲藏的日子,何尝不是另一种报恩,重恩淡利才是他一辈子都在报恩的根基。

朱顺这般的人,在白景怡因白颖园案而入狱后,作为唯一的知情人,他又何尝容许自己一直消失不见而任由白府继续遭难,否则,他救了白颖园却害了白景怡,他扎在骨子里的品性,绝不会让自己的报恩蒙尘,所以宁可冒着生命危险,以自首的方式也要救下白景怡,一颗报恩心,如一团火焰,一直燃烧在朱顺的心中,永不熄灭。

白家的善良和医者仁心,换来了朱顺一辈子的心甘情愿,哪有什么值不值得,只有我愿意、我本就该如此,朱顺,虽是《大宅门》里的一个小人物,却演绎了剧里的最感动。

白景琦回家奔丧赶走了作恶多端的韩荣发,二奶奶深感其中的危机,她告诉白景琦白颖园未死的消息,并说:

这出了事啊,你就得往坏处去想,这事情真正到了不可收拾的那一步,你又要往好处去想。

白颖园被冤枉却被判了斩监候,甚至牵连了白景怡,事情已经往最坏处发展。

朱顺挺身而出报恩救下白颖园和白景怡,事情一发不可收拾时,最后却都峰回路转。

从“坏”到“好”,藏着因果。

朱顺,令人敬佩之至。

最新文章